現在很多人對于抑郁癥這個詞已經不陌生了,但實際上對于抑郁癥的認知并不是很詳細,不少人其實對于抑郁癥還有些誤解,有人說抑郁癥和性別有關,你覺得呢?并且在生活中給人一種感覺好像女性更容易抑郁,為什么女性多抑郁?
首先是基因因素
遺傳因素是抑郁癥最主要的風險因素。
說抑郁癥會遺傳,一般人很難理解,那是因為研究發(fā)現抑郁癥的發(fā)作通常以家庭為單位,如果父母患抑郁癥,孩子患抑郁癥的幾率比普通人高2-3倍。
如果父母的抑郁癥復發(fā)超過一次,或者在他們很小的時候(20歲以前)就有抑郁癥的話,子女的發(fā)病率比一般人高4-5倍。
去年發(fā)表在《自然遺傳學》的論文發(fā)現了與抑郁癥相關的44個基因,盡管如此,依舊很難判斷男女的基因差異和抑郁癥不同發(fā)病率之間的關系。
其次是生理因素
女性的生理特點:月經和懷孕,都是容易被抑郁癥困擾的時期。
月經前期激素變化頻繁,有些女性對此很敏感,由此導致大約2-10%的女性患有經前綜合征。有可能是經前綜合征本身,或者經前綜合征帶來的情緒變化,可能最終造成抑郁癥。
產后的半年內大約有10-15%的女性有抑郁癥狀,懷孕期間更高。這在單親媽媽、意外有孩子的媽媽、以及經濟困難的媽媽中比較常見,有些女性也會因為不會帶孩子或者過度擔心孩子的健康問題而抑郁。
再次是環(huán)境因素
生活中的壓力事件是抑郁癥的重要導火索。
從婚姻角度來說,在婚姻不幸的家庭里,女性承受的壓力要比男性大3倍以上,而單親媽媽患抑郁癥的概率也遠比單親爸爸要高。女性的敏感程度也比男性高,更容易疲勞、失眠,更容易感覺到悲傷和絕望,這些都可能是抑郁癥的誘因。甚至女性在生活中更容易遇到壓力事件,比如性騷擾。
雖然女性患抑郁癥的幾率是高于男女性,患者中試圖自殺的女性也是高于男性,但男性自殺卻要高得多。
最后是文化導致的統(tǒng)計差異
文化塑造了全世界大多數的男性都要“流血流汗不流淚”。偏見和狹隘的看法往往讓人把抑郁癥跟軟弱聯系起來,所以比起女性,抑郁癥的男性更不愿意去醫(y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這就導致了統(tǒng)計數據的缺失。
由于女性更習慣于用語言表達情緒,所以女性一天的說話量幾乎是男性的3倍,女性在說話時,會刺激大腦分泌一種與腦嗎啡作用相似的化學物質,讓女人在說話時能感到愉悅。
也許女性在基因和社會文化的要求中都得到了表達情緒的允許,女性求助的意愿也比較大。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558126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84351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5271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44757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38655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