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97国产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片无码视频不卡

人類的攻擊行為:請問我可以打你嗎?
作者:Rita 2020-11-24 09:35:33 人際心理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aggression,攻擊行為。

我們先大致介紹一下aggression,攻擊行為。首先從定義開始。Buss是一個心理學(xué)家,他給aggression定義為:“攻擊是一種會給另一種生物帶來有害刺激的行為”(aggression is a response that deliversnoxious stimuli to another organism)(Geen, 2001),然而這種定義是有問題的。比如說我媽在我臉上發(fā)現(xiàn)了一只蒼蠅,于是她非常果斷的拿起殺蟲劑噴了我一臉,我覺得很刺激,我覺得很有害。

這個例子符合Buss最初對于攻擊的定義,但是我媽的這種行為不能被定義成對我的攻擊,只能定義為對蒼蠅的攻擊。所以Buss又重新定義攻擊行為,在之前的基礎(chǔ)上加入了1.“意圖傷害”以及2.“受害者想要回避有害刺激”。

所以比如說我媽無緣無故拿潔廁靈噴了我一臉,目的為傷害我,并且我沒有覺得真爽噴的好的話,這種行為就被定義成aggression,我媽對我的攻擊。雖然這個定義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你無法判定攻擊者的“意圖”,但Buss的定義目前是被大部分現(xiàn)代心理學(xué)家所接受的定義。

為什么定義這么重要?因為如果一幫科學(xué)家要研究一個東西,大家對于這個東西的定義都不一樣,那這些研究到最后都是沒有意義的。舉個例子,我和我媽要調(diào)查在一個超市里男性女性購買牛奶的比例。我定義牛奶為“普通盒裝牛奶,巧克力牛奶,草莓牛奶和瓶裝牛奶”,我媽定義牛奶為“牛奶只包括盒裝普通牛奶,其他都是異端”,最后我們得出不一樣的結(jié)論,我們連討論都沒的討論因為我們研究的根本不是一個東西,關(guān)于牛奶的研究也就此停滯不前。

所以,心理學(xué)家在做任何實驗之前一定都會把每個需要研究的概念明確的寫出來,就連kiss親吻這種概念都會定義的非常詳細。你看到的所有沒有定義的研究,恕我直言,都是野雞研究,編個程序月入一萬八的那種。

說完定義我們來講個實驗吧,我最喜歡講實驗了

我有一個好朋友,不是瞎掰,我真的有朋友,她叫薰爺。

人類的攻擊行為:請問我可以打你嗎?

薰爺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精算師,過目不忘,極其聰明,就是她罵你蠢,你完全無法反駁只能無語凝噎的那種聰明。我覺得能有她在身邊特別幸運,不管做什么,有她在總是做的非???。但是相對的,她對于弱智的容忍度非常低,一戳就爆,當面瘋狂羞辱攻擊人家,她自己覺得非常不好但就是改不過來。然而我們勸她的時候,從來不會讓她去打沙袋,摔盤子,或者做一些暴力的事來“發(fā)泄”因為我曾經(jīng)學(xué)過這樣一個研究:

Bushman(2002)曾經(jīng)做過一個叫做Does venting anger feed orextinguish the flame? Catharsis, rumination, distraction, anger and aggressiveresponding 的實驗,能用谷歌學(xué)術(shù)的朋友應(yīng)該能夠搜索到。這個Bushman先做了一些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個理論猜測說人是有怒氣條的,攢滿了一定要釋放(Catharsis),不管通過什么途徑,只要怒氣釋放了就不會再有攻擊行為了。

那么根據(jù)這一種理論,我們可以預(yù)測,薰爺生氣了,那我們可以湊錢給她買一個沙袋讓她打,她一邊想著弱智一邊打,打完了釋放完了就不生氣了。但是呢,這個Bushman他又發(fā)現(xiàn)另一些實驗,說一個人生氣了,然后讓這個人一邊想著仇人一邊用錘子砸釘子釋放怒氣,然而跟其他生氣了然后讓他們安靜坐在那的人比較,這個人砸完釘子更生氣了,也就是說怒氣沒有釋放,反而更嚴重了,也就是說薰爺打完沙袋就要來打我們了。這兩個結(jié)論互相矛盾所以Bushman就想自己來研究一下這個事兒。

他先把所有參與實驗的人一共602人分成3組,第一組叫做“沉思組”,第二組叫做“注意力分散組”,第三組叫“控制組”。 首先這三組人都被要求寫一個作文,然而不管寫的多好,他們都會收到來自另一個學(xué)生(拖)的同樣的評價“垃圾作文什么玩意兒文筆不如老子三歲”。這是為了激怒實驗參與者,為了讓他們生氣。好了,現(xiàn)在三組602個人都不同程度的生氣了,接下來就分組了。

“沉思組”得到一個沙袋,以及一個屏幕上面顯示著剛才內(nèi)個說他們作文垃圾的學(xué)生的照片,他們需要邊打沙袋邊想這個學(xué)生;“注意力分散組”得到一個沙袋,以及一個屏幕上面顯示一個健美雜志的模特,他們需要邊打沙袋邊思考怎樣才能變成兄貴;“控制組”得到一個椅子,坐在上面什么都不做。等前兩組人打夠了沙袋出來,實驗者要求他們做一個問卷Multiple Affect Adjective Checklist (Zuckerman & Lubin,1985) 調(diào)查他們的怒氣值,然后用Taylor procedure(1967)記錄下他們的aggression攻擊性。 結(jié)論為下圖

人類的攻擊行為:請問我可以打你嗎?

我們可以看到,一邊想著仇人,一邊打沙袋的,打完之后他們的攻擊性和怒氣值都是最高的。這也是這個實驗的結(jié)論:不可以讓薰爺一邊打沙袋一邊想那些弱智來發(fā)泄怒火,薰爺打完沙袋就會來打我們。

根據(jù)結(jié)果,我們能夠做出一些應(yīng)用:在你特別生某人氣的時候,一邊打砸某物體一邊想著此人來發(fā)泄,只會讓你越來越生氣。這個時候不如安靜坐會兒,干點別的,就能好很多。薰爺,別生氣啊,吃薯條嗎,擼貓嗎,我給你吟首詩吧。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最新測試

  • 心理醫(yī)生抑郁癥焦慮治療師心理咨詢師愛情挽回自卑心理情商外貌焦慮易怒癥綠帽情節(jié)心理健康回避型人格叛逆EPDS傾訴依賴型人格男人心理社交恐懼癥分院測試正念邊緣性人格障礙思維反芻孤獨癥恐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