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生活的滿意與否主要受人際關系的狀態(tài)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狀態(tài)。
如果你遇到一個人,沖他微笑點頭,會比毫無反應地擦身而過要好得多,因為你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起到了主動溝通的作用,能夠給對方留下善解人意的好印象。
所以,要想在生活里時時刻刻都有好的感覺,就一定要能夠與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進行有效的溝通。
作為妻子和母親的你,平時說的話都能算是溝通嗎?
什么樣的溝通是有效的溝通?
怎么樣才能通過溝通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想對這些問題了如指掌,不妨先來看兩段對話。
第一段
妻子:今晚吃餃子?。。ㄍㄖ恼Z氣。)
這時候,丈夫即使心里不愿意吃餃子、特別想吃面條,可能也沒有表達的愿望。
因為妻子像傳達上級指示一樣地告訴丈夫晚飯吃什么,她的說話方式里就隱含了這樣一個意思:今晚吃餃子,已經決定了,你也別多嘴,就等著吃吧。
第二段
妻子:今晚吃餃子?(征求意見的語氣。)
丈夫:不太想吃,要不然吃面條吧?
妻子:昨晚才吃過面條,今天換換口味?(商量的語氣。)
丈夫:行,那就吃餃子。
兩段對話最后得到的結果都是吃餃子,但對比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第二段里的丈夫是心甘情愿吃餃子的,而第一段里的丈夫卻是在無可奈何地接受命令。
這位丈夫在吃餃子的時候,肯定吃不香。
他會覺得自己的意志沒有得到尊重,甚至根本沒機會說出口。
不滿的情緒難免就會暗暗滋長。
類似的不滿一次次堆積,長此以往就會出現(xiàn)問題,由芝麻似的小事兒積累出大的矛盾。
因此,在與家人相處時,我們要學會有效的溝通。
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溝通呢?
四個環(huán)節(jié)少不了:傾聽、理解、表達、商討。
四者當中,傾聽是相當重要的一環(huán)。
無論是教育孩子、夫妻交流還是和老人溝通,傾聽都比表達更重要。
真誠的傾聽會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意志得到了尊重。
比如,晚飯自己想做餃子,但又拿不準丈夫的心思,就該問:今晚吃餃子可以嗎?
而不是直接命令說:今晚吃餃子!
這樣才能給傾聽留出空間,不然上來就堵死了路,讓對方沒有選擇的余地,話都說不出來,更談不上帶著理解來傾聽對方了。
好的傾聽才能產生正確的理解,表達和商討也很有學問。
如果對方說想吃面條,你不妨提醒一下:“昨天晚上不是剛吃了嗎?”
其實,你暗示的意思是不愿意吃面條,但是用商量的形式來表達你的想法,之后對方才會在理解的前提下同意吃餃子。
良好的溝通,它的結果能體現(xiàn)每個人的意志,而不是一種強加于人的東西。
糟糕的溝通則是一根筋似的單線條:我就是這么想的,你也應該這么想。
這對于他人的人格與自由是壓迫,是無視,更是不尊重。
尤其在夫妻的共同生活里,理應是雙方平等互動的一種狀態(tài),如果其中一個長期覺得自己被迫怎么樣,就遲早會出現(xiàn)問題了。
商量容易達成“真”一致,命令容易達成“偽”一致。
善于有效地溝通,自然而然能夠避免生活中很多的矛盾與爭執(zhí)。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61868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8589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1269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62069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38007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