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人類的歲月的濤濤長河,歷史的趨勢總是偏向革故鼎新的一邊,和保守頑固的一派總是失之交臂。
從勝方群體來看,團結(jié)穩(wěn)固的群體意識和責任意識是必不可少的,此可謂“合群”。反觀之,沒有一個革命的隊伍,不是逐漸壯大的。一個個體,從隨大流的保守黨到革新派的轉(zhuǎn)變,此亦可謂“不合”。
由此觀之,所謂的“合群”與“不合群”從來便不矛盾。合與不合也多是相對而言,哪怕是群體與群體也存在小大之辯。更何況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今日于此而言是不合,明日于彼而言又分外相似。天地萬物,變化流轉(zhuǎn)。
但合群不合群并不意味著正確與否,每一種觀念的出現(xiàn),都有它自身不可避免和巧合的原因。也就是說,合不合群與正確與否并沒有太大相關性。但由于人類的教育習慣和延續(xù)特點,很多人生來便被賦予特定的的思想價值觀念,選擇哪一方,不過是概率多少運氣大小的問題。
他們年幼時期由于目光狹隘,無法窺見事物的全貌,沒有一套自我形成的價值觀念,辨別正誤都難,遑論站對位置。
然而人總是變化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不斷地收到周圍的影響,逐漸趨于復雜完整。有的人心胸開闊明朗了,內(nèi)里生出圓滿豐盈的花朵。有的人卻日漸模糊了自我,在混沌中度日如年,疲倦于動腦,隨大流顛簸。
隊伍由此拉開。有人心思簡單容易輕信他人,偏生還滿腔熱血,不拒南墻,隨眾流人海起伏。有人敢于發(fā)言,或為正義聲張,或為一己私欲,連不合之中都存在著不合。
那么我們?nèi)绾稳ふ疫@個平衡的支點呢?
其實看到這里你可以發(fā)現(xiàn),當你已經(jīng)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合群與不合群根本不重要了,而重在內(nèi)心自成的一套章法,更重在敢于堅守內(nèi)心,敢于邁開腳步。
試問我們追求的是是否合群嗎?當然不是。我們所追求的,不過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念。
群體中的人在期望別人合群的時候,總是將自己的思維帶入他人的腦海,期望他人能夠和自己產(chǎn)生思想上的碰撞,心理上的共鳴,期望他人對自己的期望做出回應。同樣的,當我們脫身于群體,自成一派,不為他人左右時,多數(shù)時期拘泥于堅守自己的獨立,而時常忘記去關注獨立本身的意義和價值。
應對抉擇的方法便是:我們不應該單純地追求合群與不合群,同我還是不同我。我們應該發(fā)出一種有利于人類和自然前進發(fā)展的訴求,做到共行其道,獨行其步。
共行的是寬闊平坦的大道,獨行的是精彩多姿的步伐。
行大道自古便是至深至真之理。譬如倫理和道德,是為人的基本要求,是我們不得不堅守的底線和原則。早在我國春秋時期,此等道理便被大儒參悟,流傳至后世,成為一代一代人行為思想的標桿,也是同天地和諧相處的法則,對此我們不能做半點讓步。不能喊著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的口號,堂而皇之地披著人皮,喝著血肉。美國明州警察虐殺黑人背后,是嚴肅的種族問題,而不是美國政府和中國政府的國際矛盾。多少人懷著唯恐天下不亂的心思,對這件事進行揣摩,而忽略了最本真,最應當?shù)玫浇鉀Q的“種族歧視”問題。再有一些潛藏在高樓之下的陰影,罪惡和腐敗生根。只有當我們團結(jié)一心,才能夠?qū)⒅畵魯?,一一根除?/p>
有人覺得不合群就是一種故作清高的表現(xiàn),孤獨怪癖,很難理解,甚至有時令人心生厭煩。但就學術和藝術上看來,“特立獨行”和“不合”恰恰是最良效的催化劑。當他們和內(nèi)心思想情感豐富的科學家,文學家或者藝術家碰撞的時候,就會發(fā)生美妙而動人的化學反應。哥倫布,達爾文,貝多芬,芥川龍之介,川端康成······多少偉大的人物都從一個獨立的自我中誕生?!安缓先骸睆膩矶疾皇莻€體的行為,它已然成為一個群體的代名詞。無數(shù)的先驅(qū)和開拓者,以他們最勇敢的無畏的姿態(tài),闖出一片嶄新的天地,人類也因此而邁出屬于自己的步伐?!安缓稀睆膩矶急蝗祟愂澜缢枰?,如果沒有了“不合”的步伐,那人類終將在銀河的塵埃里落敗。
人可以隨大流,多行寬闊平坦的正道,內(nèi)心端正清明;亦可不合群,但一定要有自我的標桿,才能獨步塵寰,凌云踏空。
之后便可以于心無畏,于己無愧了。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162054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69599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1546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99178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5660532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