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雨
來源:中國nlp學(xué)院
“20年,暴打8000個小三”
隨著《三十而已》的大火,劇中的小三林有有成功“出圈”,成為了大家心目中“2020年度最想讓人手撕的小三”。
因此在部劇下,有人隔空cue芬姐:“你該出手了”。
這句話,再次把芬姐帶到眾人視線當中。
那芬姐是誰?
她原名張玉芬。在此之前一直被稱之為“小三殺手”。
20多年前,她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電話里有人告訴她:你丈夫(胡峰)在外面有人了。
這個消息讓她深受打擊,在她看不見的角落里,原來平靜的婚姻下早已充滿暗涌和背叛。
為此,她去找胡峰對質(zhì)。
但沒想到的是,對方不僅沒有否認,還給了她狠狠一擊。
在當時較為貧瘠的95年,胡峰卷走了家里所有的錢財,連一個燒水壺都沒放過,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而張玉芬看著近乎被洗劫一空的家,和被拋下的年幼兒子,從此便在心中種下了一顆仇恨的種子。
她的恨不僅對著前夫,更大的火力是瞄準了小三。
她是這么說的,“我要‘殺’盡全天下的小三?!?/p>
于是,在20多年的時間里,她唯一做的一件事就是,組建“打二奶游擊隊”,幫那些被出軌的女人“抓奸”、“收集證據(jù)”,然后在路上逮著小三就是一頓暴揍,把對方打到求饒。
打小三解恨嗎?解恨!
但對于張玉芬來說遠遠不夠。
她內(nèi)心有著巨大的空虛和傷痕,只有通過不斷以暴制暴,才能療愈。
20年來,她幾乎沒有正式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打小三上,被她打過的小三,不下8000個。
她說:“不打她,心里的那種傷痕治愈不了?!薄百€上我的下半輩子,都要把小三趕盡殺絕,越這樣我才越開心”。
如今60多歲的她,在提起這件事時,仍然有股咬牙切齒的狠意在里頭。
因為丈夫的過錯,她恨了丈夫一輩子,更恨了小三一輩子。
她的人生,仿佛就一直被困在20年前的那場傷痛中,無法走出。
無法放過自己的人
有多痛苦?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當你知道伴侶出軌時,是什么樣的感覺?!?/p>
里面有一個回答讓人很心疼:
“伴侶出軌最可怕的不是讓感情破裂,而是摧毀自我認同感,你不再相信自己的魅力,不再相信自己獨一無二,不再相信未來?!?/p>
心理學(xué)家認為,在感情受到重創(chuàng)時,人可能會有倆種明顯行為:自虐和他虐。
第一:自虐(傷害自己)
很多人的自虐,是精神上的自我攻擊。
就像知乎網(wǎng)友回復(fù)的那樣,我們會在這段背叛的關(guān)系中,自我價值感直線下降:是不是我哪里不夠好、是不是我做錯了什么?
于是開始懷疑自己,陷入自怨自艾。
正如我的一個同學(xué)小歡說,當她知道她老公出軌后,她就會開始不斷的想:他此刻是不是正在想著別人;他曾經(jīng)對我的好,是不是也給過別人...
當不好的記憶頻繁出現(xiàn)時,這比傷害本身更加刺痛人。
回想一遍,就受傷一次。
后來,她甚至用【討好】的方式去挽留對方。一遍遍壓抑自己容忍對方,但也一次次收獲失望。
明明做錯事的是丈夫,到頭來受盡折磨的卻是她自己。
第二種他虐(報復(fù)伴侶、小三)。
被出軌方,不斷用言語和行為攻擊、打壓伴侶,怒罵對方“你沒有良心”“你不是人”。
甚至于,會用同樣出軌的方式來報復(fù)。
想著:你扎我一刀,那我就還你一刀。
但實際上,你被扎的傷口一直在流血,這種疼痛并不會因為你的報復(fù)而減輕,相反可能會讓你在執(zhí)念里越陷越深。
正如張玉芬,她把恨意轉(zhuǎn)移到小三身上。
20年如一日,她的人生也再看不到別的風(fēng)景。
有時對痛苦的執(zhí)念,其實是對自己的殘忍。
婚姻中,出軌的人固然可恨,但并不希望被傷害的人就此失去了愛與被愛的能力。
你,也是可以活出更好的自己。
“丈夫出軌后我反而過得更好了”
在美劇《致命女人》中,女主貝絲,是一名家庭主婦。
婚后,丈夫事業(yè)蒸蒸日上,容光煥發(fā),而她困于家庭瑣事中,失去自我。
男人敲敲杯子,她立馬跑過去端茶倒水。
這樣的生活,持續(xù)到有一天,她目睹丈夫出軌。
只是卑微的她,第一時間不是攤牌,而是否認自己,哪做得不好。
于是她千方百計改變自己,做頭發(fā),買新衣,化精致的妝...
但再大的轉(zhuǎn)變,也不過換來男人一句:“飯做好了嗎”?
數(shù)次嘗試,沒能讓丈夫回心轉(zhuǎn)意,貝絲決定:假意接近小三,硬核勸退。
但故事有趣的是,她在這個過程中重新找到自我。
在這部劇下有網(wǎng)友評論:婚姻里,出軌的陰面是傷害和背叛,但陽面是成長和自我發(fā)現(xiàn)。
背叛就像一根橫亙在心里的刺,這根刺,或許抹滅很難,去除很痛。
但,如果我們能從中懂得自己,看見自己的價值,理解生命的軌跡,這或許是走出傷痛最好的方式。
就像《致命女人》貝絲本著報復(fù)的心去接近小三,但是她卻發(fā)現(xiàn)對方和自己的與眾不同。
小三告訴她:自己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歌手。
這番話令貝絲詫異,也是她思想的第一次碰撞。
她在想:自己的生活成日圍著丈夫轉(zhuǎn),沒有得到精神認同的自己,原來還不如人家活得明白。
回去后,貝絲鼓起勇氣問丈夫:“如果有一天你死了,我會是誰呢?”
丈夫不以為然地答:“我的寡婦”。
至此,一個在丈夫死后都不能擁有姓名的人,自我意識開始覺醒。
她開始思考:拋開婚姻的外殼,剔除“妻子”身份的貝絲,究竟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她在探索自我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真正的婚姻不該是一個丟棄自我的過程。當你丟棄了自我,就像一副空殼,沒有一絲的生命力,誰又會來愛你?
于是她終于醒了過來。
不再對丈夫唯命是從,而是學(xué)會愛自己,追逐自己的愛好和快樂。
當人愿意深刻地觀察自己,成長自己,這是最難的時候,也是讓人受益終身的時候。
“前半生沒有對錯只有成長”
演員馬伊琍在問鼎白玉蘭視后時曾說過一句話:
“前半生沒有對錯,只有成長”。
這讓我看到:原來一個人,你若盛開,清風(fēng)便會自來。
時至今日,文章已淡出公眾視野,偶爾曝光的近照容顏滄桑。
但馬伊琍,卻沒有陷入這段泥潭中無法自拔。她的人生反而越走越開闊,在一部部熱劇里大放異彩。
圓桌派里竇文濤問馬伊琍:你覺得最好的時代是什么時候?
馬伊琍說是四十歲。經(jīng)歷了一些東西,有了感悟,思想是最豐富的。
說這話的時候,她臉上露出的是從容和自信。
我想,婚姻中出軌,爭對錯很容易,學(xué)會放下和治愈,卻并不容易。但正是因為不容易,才見證了你的強大和成長。
我們不是要讓受害者原諒出軌的伴侶,原諒小三。
不原諒可以,用法律手段嚴懲他們可以。
但要記得,不要把自己的一生賭進去就此畫地為牢,用別人的錯誤來傷害自己。
生命中,有時最好的“報復(fù)方式”是選擇活出更好的自己。
世界和我愛著你。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quán)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356466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60783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1274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548860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56499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