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去問一些五花八門的問題,而且,作為家長,我們時常被這些問題弄得不知所措,于是立刻開動大腦去搜腸刮肚的回答孩子的問題,那么,十萬個為什么,孩子究竟在問的是什么呢?當家長的又該怎么去回答孩子所問的為什么呢?其實孩子的問題真是無窮無盡,然而問題的答案真的僅無所有。這時候有的家長會問,那要怎么辦呢?是繼續(xù)盡心竭力的當一個全能的解說員,還是轉變方法呢?關鍵在于,孩子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他需要的是什么?他真的需要你像個科學家一樣去解說嗎?不,絕對不是。孩子需要的是聽見,當孩子問的問題被家長聽見,孩子需要的是回應,而且還是理解性的回應,所謂的理解性回應,不是直接說出來答案,而是站在提問者的角度上去感受、思考,理解遠比告訴孩子答案更加重要!
從兒童的心理發(fā)展來說,七歲之前,孩子是活在夢幻的世界中,孩子們需要的是夢幻的、富有想象力的回答,家長的一板一眼的科普性答案,有的時候會損傷孩子的心靈,會提早喚醒孩子,讓孩子過早的進入到了現(xiàn)實世界,這不亞于是在揠苗助長。對于心理還不夠成熟的孩子而言,傷害是非常的大。
那么孩子為什么總是會問出那么多的問題?好奇,還是確實想知道,還是想要去驗證什么?其實孩子最想要的就是傾聽。那么當我們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該怎么辦呢?
首先,不要立刻去回答孩子的問題,立刻回答孩子的問題不僅沒有任何作用,而且還剝奪了孩子自己思考的權利,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去鍛煉大腦的智力,比家長幫助著做答更有利。
其次,讓問題回到提問者本省,作為家長,當孩子在問我們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將孩子提出的問題拿過來反問孩子,讓孩子們自己去思考,自己做出正確的答案,要給予孩子思考的機會!
再次,鼓勵孩子向其他地方尋求幫助。當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去尋找第三方來進行詢問,也許在詢問的過程中,孩子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租后,不要打擊孩子,更不要嘲笑他們的問題。無論孩子問的問題讓你有多么的惱火,都不要去打擊、嘲笑孩子。孩子問這種問題其實只是表達一種愿望,同時也是孩子需要獲得家長的關注及傾聽!
聲明:本站內容與配圖部分轉載于網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3812203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550511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8611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976554 人想測
立即測試
2445578 人想測
立即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