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遭家庭暴力,怎么才能擺脫過去,毫無顧忌地活著? 9個回答
我的童年很糟糕 一直忍受家庭暴力 被按住揍叫罵讓我去死是常事 我只是打記事起一直擔心自己能不能活下去 我只有通過沉溺進自己的幻想世界中才能有些許平靜 隔離自己的感受像個局外人看著對我拳打腳踢的人 我才不那么痛苦 我掙扎過可很快就被踹倒在地 我好像從那時開始無論發(fā)生什么事在我身上 我都不會反抗了 他們恨我將他們經(jīng)歷的苦難都發(fā)泄在我身上 代替他們?nèi)ニ?,好像我死掉了他們就不痛苦?長大離開后發(fā)現(xiàn)過的還很痛苦 不敢表達自己的感受,害怕自己的感受是錯的不符合要求的 然后被別人羞辱攻擊 不敢開心害怕被別人盯上教訓 不敢變好害怕下一秒就倒霉 不敢接觸美好的人認為自己不配 每當我向著好的生活憧憬心里總會有一股惡意告訴我不可以 要呆在苦難里痛苦的時候心里總有聲音告訴我去死 死掉就不痛苦了 但我想活著擺脫這些束縛的活著 我的許多認知恐怕都是錯的 我活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格格不入 我想舒展的活著 只看看別人的辛福也可以
匿名網(wǎng)友
2023-02-10 13:46:39
馮熙文 向TA咨詢 打賞
? ?題主,你好。我是Evan。
? ?從題主的描述中來看,由于童年時由于遭受家暴,導致題主對美好的生活沒有信心,不敢相信自己擁有開心,不敢接受自己會有好的人生,讓題主陷入了自我懷疑,抑郁情緒當中。
? ? 從題主的描述中來看,題主一路走來真的是很不容易的,真的是太難了,逃避父母的暴力就讓題主耗盡了全身的力氣,真的為難題主了。 題主目前遭到的處境在我看來,不無和題主父母原生家庭教育以及個性有關。題主的父母可能從小就灌輸相關的理念,對小孩非打即罵。很多時候也許不是父母不愛題主,而是他們也不懂怎樣表達自己,只是單純的復制過去原生家庭的模式在題主的身上,當然他們自己有恨,發(fā)泄在題主的身上,也是極不恰當?shù)淖龇ā?/p>
? ? ?在我看來,題主父母會如此對待題主,更多的是原生家庭對他們的影響。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除了生理的遺傳,性格的遺傳也有很多。這些行為也許在家長的眼里是一種正常的行為,但其實很多時候都會給孩子帶來了太多的傷害。在這里拍拍題主的肩膀,期望給你一點力量,能理解父母對待題主的行為。
? ? ? ?由于題主是在平臺上提出的問題,在這里我也簡單的給題主一些建議:
直面原生家庭的影響
原生家庭帶給題主的影響是什么?題主就一定不能有自己的開心嗎?題主就一定不能有美好的生活嗎?誰規(guī)定的?這個觀點是否過于絕對了呢?然后題主可以自己試著分辨這些觀點,是否正確的,是誰帶給題主的,還是自己主觀上覺得呢?嘗試著根據(jù)一些大家的觀點,和這些原生家庭帶給題主的觀點進行辯駁,看看這些觀點是否在社會里有普適性,還是只是自己單方面的觀點。如果只是自己的個認為的觀點,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這樣的,那么題主就可以明了,這些都是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影響。要知道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開心,和美好的生活,是很正常的。當題主明白自己內(nèi)心的行為模式,其實是從小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那么題主是否能夠覺察到自己哪些想法不合理之處呢?
理解父母對待題主的動機
題主父母為什么這樣對待題主,如何與孩子交流的模式,從父母的原生家庭教給父母的時候被他們帶到自己的家庭里。這種模式烙印在他們的心里,他們也會把這個模式帶到自己組建的家庭里。也許在他們的想法里,這樣對待子女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也是這樣被對待過來的,但是現(xiàn)在的時代已經(jīng)不同了,再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新生代的人,就會出現(xiàn)很多的問題。
?為何要理解父母的動機呢?是因為理解了父母為何這樣做,能讓題主釋放自己的情緒,能更平靜的對待他們,讓自己更從容。所以題主理解了父母行為模式的由來,題主能否理解,父母只能延續(xù)著原生家庭給到他們的模式來對待自己的子女,而無法覺察自己,是否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呢?很多時候由于時代的原因,父母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培養(yǎng)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不是他們不想把愛給到孩子,而是他們認為,他們這樣對待孩子的方式也是過去父母給到他們的,他們也只是下意識的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
讓過去成為過去
題主需要一個全新的開始。記得有一句話說的“過去里有你,而你卻不活在過去。”。很多人都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這樣或那樣的不幸,我們要活在當下。佛語有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要讓自己陷入悲傷、失望的過去或?qū)ξ磥淼膿鷳n中去。承認自己的感覺,但是要努力把它們拋在身后。
理解過去父母曾經(jīng)對題主做過的傷害,也許不是他們不愛你,而是他們在當下也只能通過他自己原生家庭帶給他的行為模式,再次的重現(xiàn)在題主身上,但最重要的則是原諒自己。也許過去的時候,父母也想過好好的對待題主,但是很多時候他們也只會延續(xù)過去長輩教給他們的一套,而如果題主將來獨立出來工作后,離開自己的父母,好好的梳理父母對自己的影響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學會釋放自己的情緒
?原生家庭對題主的影響,面對美好事物的懷疑,這些題主都可以通過適當?shù)姆绞絹磲尫?。題主可以試著通過一些運動或者一些興趣愛好來發(fā)泄自己內(nèi)在的負面情緒,當題主通過這些活動來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后,題主的心情慢慢的也會恢復平靜。為了避免走上父母的老路,題主應該學會去處理,去發(fā)泄自己的負面情緒,這樣題主受到父母的污染才會降低。如果在面對某些事情的時候,有情緒的時候,也可以適當?shù)谋磉_自己的想法。如果想要什么樣的美好生活,應該這樣想,不管這個美好的東西如何短暫,至少現(xiàn)在我是擁有它的。
尋找專業(yè)的心理支持
如果覺得難以接受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影響,不懂如何接受事物的美好,題主可以試著去尋找專業(yè)的心理支持。個人建議題主可以在一些心理平臺找一些心理咨詢師,或者傾聽師,向這些專業(yè)的人傾述你的過去,相信他們能幫到題主走出過去的陰影的。
? ? ? ??
? ? ? ?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題主。
黃玉群 向TA咨詢 打賞
隔著屏幕給你一個溫暖的抱抱。
童年經(jīng)歷的家庭暴力,讓你在長大后依然不自覺把自己放在受苦的狀態(tài)中,你不敢表現(xiàn)出開心,也覺得自己不配幸??鞓返纳?。童年的創(chuàng)傷可能在你成年后,讓你處于強迫性重復中。哪怕你已經(jīng)逃離了那些傷害你的家庭,哪怕你已經(jīng)有力量去抵御來自外界的傷害,你還是把自己一次次陷入絕望的,無人幫你的困境中,過得痛苦難堪,希望以死來結(jié)束此生。
強迫性重復,是在提醒你再次陷入這種痛苦,難受的狀態(tài)中時,希望你能夠以不一樣的狀態(tài)來應對。當你一次次選擇逃避,漠視,情感隔離這些情緒時,可能下一次會加重這種情緒體驗,讓你再次陷入更深的情緒黑洞中。
一個人的力量可能要面對這些時,會有難度,有條件的話建議進行心理咨詢。
此外也有一些建議給到你。
當你出現(xiàn)一些難受的想法和情緒體驗時,可以抬頭看看你所處的環(huán)境,快速說出你看到的5樣不同的物品,說出5種不同顏色,可能會讓你在情緒的旋渦里暫時出來一下,回到當下真實的狀態(tài),然后伸出雙手交叉抱著自己,雙手拍拍自己的肩膀,告訴自己:沒事的,這些不是我的錯。
有幾本書建議你有空看看《被人討厭的勇氣》、《身體從未忘記:心理創(chuàng)傷療愈中的大腦、心智和身體》、《喚醒老虎:啟動自我療愈本能》,可以選擇紙質(zhì)書或者在微信讀書上找電子書來看,看你個人的看書習慣。相信你通過自己的努力,會過得越來越好的~祝好!
馮健瑜 向TA咨詢 打賞
崔淑花 向TA咨詢 打賞
郎平季 向TA咨詢 打賞
你好,題主:
如果可以想擁抱你一下,慰藉你這一顆被壓抑而變得麻木,但又渴望溫暖和愛的心!
看完你的貼子,內(nèi)心涌現(xiàn)出悲傷和沉重,不知道那個早年遭受家暴的孩子是在怎樣的
家暴打擊下,如何戰(zhàn)戰(zhàn)兢兢中挺過來的,只知道他通過隔離,壓抑,否定甚至幻想的
防御方式脫離一次次的痛苦折磨而變得愈發(fā)堅強和具有韌性。
另外我還可以清晰的讀懂那個長大的孩子,變得非常的理性和具有內(nèi)省,非常清晰的感受到
自己缺乏最基本的感知和感受的能力,從而可以跟這個世界隔離,無法卷入真實的感情,
也無法接受愛與溫暖,只會深深的體會早年創(chuàng)傷帶來的痛苦的體驗。
如何破局?
不知道你當下的癥狀是怎樣的?除了你描述的自我認知的概念里非常的自卑和驚恐不安,
以及悲觀絕望之外,不清楚你的身體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睡眠怎樣?
人際關系怎樣?情緒的狀態(tài)怎樣,以及社會功能怎樣?
所以首先你最好做一個比較科學的診斷和評估,去專業(yè)的精神科醫(yī)院或
具有權威的心理門所,心理治療中心等,需要給與自己帶來痛苦的這些癥狀,甚至
人格特質(zhì)做一個全面的了解,此外需要清楚自己要不要吃藥治療?
其次,如果想通過治療獲得幫助,可以選擇格式塔療法,或者精神分析流派,
動力性治療等。
因為這些理論流派的技術不僅處理你早年的創(chuàng)傷也會教會你如何識別自己的感受,
以及如何學會表達感受如何借助于情緒情感和感受對于人格進行整合。
再次,何更好的 悅納自己
你需要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和特長在哪里,如何把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點
發(fā)展的更加的突出,從而成為成就自己社會功能和價值的一技之長。
此外雖然幾乎所有的流派,最終都會教會來訪者如何更好的悅納自我,但是我們可以通過
自身的社會實踐,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更快一點的接納自己,比如積極參與社會的公益活動,
比如參加社會青年志愿者,積極參與社會兒童福利院的活動等。
另外,如果經(jīng)濟條件不允許無法通過專業(yè)的咨詢獲得幫助,可以通過自我的自學的方式
學一些療愈的技術,比如正念,情緒的聚焦技術,甚至是禪修等都可以獲得心靈的成長。
最后也可以考慮西方的自我拯救的方式,比如參加某種正統(tǒng)的教會,通過宗教的方式也可以
實現(xiàn)治愈的目的。
我是咨詢師姚老師,繼續(xù)支持和關注你!
加油,在這里頂你一下!
張思思 向TA咨詢 打賞
劉曉漫 向TA咨詢 打賞
衛(wèi)鏡鵬 向TA咨詢 打賞
王前勇 向TA咨詢 打賞
親愛的朋友,你好!我是Dorothea。
? ? 在看到你的描述時,你的那句“但我想活著,擺脫這些束縛的活著”讓我感動,讓我看到了你的力量。
? ? 我看到你說,你經(jīng)歷了糟糕的童年時期,這真是一年令人十分痛苦的事情,而且這種經(jīng)歷不是經(jīng)過了就過去了,而是會一直一直地影響著你,讓你不敢表達自己,不敢接觸美好的人和事,讓你覺得自己本該痛苦,甚至讓你聽到內(nèi)心有種聲音告訴你“去死,死掉就不痛苦了”。是啊,能好好地活著,誰會想死呢?雖然文字有限,但隔著屏幕也能體會到你的痛苦,我試想過,你多期望有人能夠告訴你該如何改變現(xiàn)狀、如何剝離? 曾經(jīng)的痛苦。不過,我也在你的描述中看到你已覺察到了這一切,覺察到自己的狀態(tài),清晰地感覺到當下與 過去的關聯(lián)。親愛的朋友,自我覺察就是自我改變的開始、是自我成長的開始,我也看到你強烈地想要活著,沒有束縛的活著,不是嗎?
? ? 當然,你我都知道改變并非易事,而且相信你也做過諸多的努力,即便如此,我還是希望能夠跟你說說我的想法,看是否能給到你一些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 ? ?一、向?qū)I(yè)的醫(yī)生求助:
? ? 從你的文字中看到你的內(nèi)心深處有過一些極端的想法,所以,從危機干預的角度,你可以考慮去醫(yī)院,向精神科醫(yī)生求助,精神科的醫(yī)生有診斷和治療的權限和能力,他們能夠從生物學的角度進行診斷,你盡管向他們陳述你的身心感受,因為醫(yī)生工作本就是對來到診室里的人進行診斷和治療。如確需藥物治療,那么說明藥物治療是可以幫助你緩解部分癥狀的,多與醫(yī)生溝通。
? ? 二、向?qū)I(yè)的心理咨詢師求助:
? ? 你清晰地知道,你當下的痛苦是由你童年的經(jīng)歷所造成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應該是涉及原生家庭的問題,這是一個需要系統(tǒng)治療的議題,所以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會給到你更專業(yè)、更系統(tǒng)的幫助。
? ? 三、向自己求助:
? ? 每個人的成長與改變,多多少少都需要解決一些原生家庭的問題。于你而言,你已覺察到這個問題,你深切體會著這個問題給你帶來的痛苦,而且,如此痛楚,你竟有如此大的毅力,幫助自己挺了過來,真的很了不起。那么,再給自己多一些“裝備”,可以自學一些心理學的知識,更有底氣地、一點一點地去改變,改變的路也許很漫長,大概率也會反反復復,但是只要開始了,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 ??
還有一些小方法也提供給你,看看是否可用:
? ? 1、用文字描述你的感受,記錄你生活中有力量的時刻。文字是一種很好載體,在書寫的過程中,你就會思考,你的情緒就會流動,所以你可以用書寫的方式與自己對話,與自己的情緒對話,與自己的想法對話;有儀式感地將每一天中最有力量的時刻記錄下來,并在這種感覺中多沉浸一會兒,多感受一會兒。
? ? 2、嘗試著閱讀,以書為友。書籍一個可以隨身攜帶且空間遼闊的“避難所”,所有人都可以與書為友,讀什么都好,以什么形式讀都可以,只要每天讀那么一會兒,日積月累,形成習慣,你一定會有意外的收獲。如果能讀一些心理學相關的書籍那于現(xiàn)在的你而言,收益更是直接的,如果覺得枯燥,也可以讀別的書籍,文學、史學、哲學都可以。
? ? 3、嘗試著在一些小事情上向比較近的人表達你的感受,只要表達就好,至于對方是否給到你期望的回應可以先不去考慮,你的目標是表達出你的感受,表達了就完成了。
? ? 4、當自己情緒波動時,可以嘗試一下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自己可以掌握的方法,進行情緒放松,如果不能自己疏解,也可以像這次提問一樣,在專業(yè)的平臺上進行求助,當然還可以文字、語音進行傾訴。
? ? 以上希望能夠給到你一些思考和探索的方向,加油!
求助問答
每個女性朋友們心中都會有自己喜歡的男人,而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男性朋友們對于女孩都喜歡什么樣的問題都是比較關注的,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夠
去看看電影《重慶森林》里,王菲飾演的阿菲喜歡上了梁朝偉飾演的警察663。663剛失戀,前女友把他家的鑰匙留到了阿菲打工的快餐店。阿菲偷拿了鑰匙,每天下午,趁663不在家的時候,就偷偷
去看看梧桐坐在我的對面,舉著酒杯,一飲而盡。這個男人的身上,承載了太多的故事。他看著我,借著酒勁,欲言又止,卻又情不能自已,我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一個人,驅(qū)車幾千里,從小城到最遙遠的
去看看今天分享的書籍是《破冰:我們?yōu)槭裁葱枰湍吧苏f話》,作者是:小荻老師,本來當成一本溝通書籍來讀,讀完幾遍之后,這本書實際上更象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為什么要跟陌生人說話。書中有
去看看試想,現(xiàn)在是周四下午你呆呆地坐在辦公桌前,盯著面前的任務清單,想想周末前還有至少十件要完成的是事情。整個人僵住,但心率卻逐漸飆高,大
去看看很多心理科普文章都強調(diào)了“關系”的重要性,在心理咨詢時咨詢師也會從當下的朋友關系、同事/同學關系、夫妻關系、母(父)子關系問到成長過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