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啊,我們總是摸索著前進,總是有太多的坎坷,生活中,我們總是會把一些事情搞砸,把關系弄僵,總是推卸責任,覺得是別人的不對,殊不知問題也可能出現(xiàn)在自己身上。有句話說得好,你沒經(jīng)歷過,自然感覺不到疼,但你不能把別人的疼痛當做笑話。成長的道路上我們總是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不過無論與誰在一起,請記住這幾條忠告!
1
一是,把自己當成別人。
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對老夫妻,相濡以沫過了大半輩子。老爺子對老太太只有一樣不滿,就是她煮的面條太爛。這么多年來,老爺子反復提同一個意見:“不要把面條煮那么爛,只要煮5分鐘就好?!笨梢簧喜妥?,看到的永遠是一碗軟爛的面條。
老爺子有一天決定自己動手,他只煮了5分鐘,面條剛剛好。他連忙去叫還在臥室的老太太:“快起來!我今天非要讓你看看面條怎么樣煮才不會爛!”老太太賴在床上說:“不!我今天非要讓你看看,一碗煮好的面條是怎么放爛的!”
原來,不是老太太不會煮面,而是老爺子每天賴床,好好的一碗面條放太久就變得軟爛了。
生活中,很多人把事情搞砸、把關系弄僵的時候總是推卸責任,覺得是別人的不對。殊不知,問題也可能出在自己身上。
與其怨天尤人、一味指責別人,不如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把自己當成別人,主動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坦然面對并認真改正錯誤,才能站得更高、變得更好、走得更遠。
2
二是,把別人當成自己。
主動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是一份根植于內(nèi)心的教養(yǎng)、一份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聽過一個故事。一頭豬、一只綿羊和一頭奶牛被牧人關在同一個畜欄里。有一天,牧人將豬從畜欄里捉了出去,只聽豬大聲號叫,強烈地反抗。綿羊和奶牛討厭它的嚎叫,于是抱怨道:“我們經(jīng)常被牧人捉去,都沒像你這樣大呼小叫的?!必i聽了回應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分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啊!”
有句話講得好:“你沒經(jīng)歷過,自然感覺不到疼,但你不能把別人的疼痛當做笑話。”
把別人當成自己,懂得換位思考,才能體諒他人的不易,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
3
三是,把別人當成別人。
網(wǎng)上有個問題:哪一刻你覺得再也做不成朋友了?有個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在租房的時候,和一位認識很久的小姑娘合租,剛開始兩個人相處得還很融洽。直到有一天,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支口紅不見了,她也沒多想,以為是自己隨手放到什么地方了。
沒想到幾天后,那位小姑娘拿著口紅在自己跟前晃了晃,“姐姐,你知道嗎,你的這個口紅顏色真好,我特別喜歡?!彼幌伦鱼蹲×?,沒說話。小姑娘還補充了一句,“我看你這口紅放著也沒用,怪浪費的,我就拿來用了。咱們這么熟,你不會生我的氣吧。”就在那一刻,她決定不再和這個小姑娘繼續(xù)做朋友了。
很多時候,毀掉一段關系的是沒有界限感。兩人剛剛結(jié)識那會兒表現(xiàn)得客氣、尊重,但熟了之后反而沒了分寸感。
有人說,“朋友之間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為熟,結(jié)果反生隔離?!弊詈玫年P系,是熟不逾矩。關系越好,感情越是親近,越要注意分寸,尊重對方的個人邊界。把別人當成別人,并不意味著疏離,而是給感情騰出一段恰到好處的空間。
4
四是,把自己當成自己。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情形:明明手上的工作還沒做完,但還是接受了同事的唱K邀請;明明想一個人安靜地讀會兒書,卻還是接受朋友的飯局邀請;明明周末計劃練習一門愛好,但還是被拉去打了一天的牌。為了不辜負他人的期待,于是選擇犧牲自己的意愿和時間,選擇辜負自己。
我們終其一生,都想要找到真正的自己,希望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漫漫人生路,本來就是一場孤獨的冒險,可惜不少人在中途就迷失了自我。
把自己當成自己,就是要忠于內(nèi)心,活得像自己。一個成熟的人,不會選擇活在別人的眼里,而是在人生道路上堅定內(nèi)心,活出自己。不畏閑人閑語,不左顧右盼,也不患得患失,活得更加自立和自由,也活得更加通透和無畏。
聲明:本站內(nèi)容與配圖部分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我們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由于部分內(nèi)容無法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方式請點擊【侵權刪稿】。
求助問答
最新測試
3409098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437327 人想測
立即測試
153671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500355 人想測
立即測試
3812844 人想測
立即測試